在经历了持续巨额亏损与用户信任危机的双重挑战后,蔚来CEO李斌将其全部信誉押注在了一个大胆的承诺上——蔚来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天眼查显示,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作为曾经“蔚小理”阵营的领跑者,这家新势力车企当前正处在生死竞速的关键阶段,其能否如期实现盈利目标始终牵动着市场的目光。 此前,李斌在8月末的内部讲话中明确指出,汽车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经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的竞争,他要求全体员工强化经营意识,坚决贯彻“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的成本理念。 事实上,蔚来单车价格的下行趋势,与旗下乐道、萤火虫两大品牌的销量提升存在紧密关联。财报显示,第二季度,乐道和萤火虫分别交付新车17081辆、7843辆,分别占总销量的23.7%和10.9%。 李斌还透露,“乐道L90及蔚来全新ES8获得市场热烈反响,进一步巩固了我们的整体销售增长势头。受益于这一强劲需求,我们预计第三季度的总交付量将达到87000辆至91000辆,同比增长40.7%至47.1%,创公司历史新高”。 有分析指出,乐道和萤火虫主打大众市场,其相对亲民的定价策略与主打高端市场的蔚来主品牌形成了明确的定位差异。 不过,这两个品牌的销量增长,虽推动蔚来产品矩阵向更广阔的下沉市场渗透延伸,却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此前由高端车型主导的单车平均售价。 比如,蔚来销售过程中隐瞒降价信息、一代车型搭载的8155芯片座舱长期未能获得更新、车辆保值率过低、此前承诺的辅助驾驶功能未如期兑现,以及缺乏有效的直接沟通方式等。 面对车主的这些质疑,李斌一一回应:并非故意隐瞒信息;早期车型受硬件限制较大,更新难度高,但安全类功能会持续维护;保值率受行业快速迭代影响,蔚来将致力于提升产品竞争力;他还重申,蔚来一直致力于保持用户反馈渠道的通畅。 这场信任危机的爆发,归根结底是蔚来在直面当下经营压力的过程中,未能妥善平衡其与用户权益之间的关系,使得二者的矛盾进一步凸显。 为求生存进一步打开市场,蔚来不得不采取降价策略(如2023年6月全系降价3万元,2025年全新ES8入门价格下降超8万元)和调整用户权益(如2025年7月取消部分首任车主的终身免费换电权益)。 事实上,蔚来当下所面临的困境是整个新能源车市场激烈竞争的缩影。随着特斯拉入华并率先发起“价格战”,包括蔚来等在内的一众厂商为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不得不卷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降价保销量和得罪老用户的两难之间,蔚来最终选择了放弃价格坚守、优先保障销量,这便使得部分老用户的权益受到侵犯。在不断快速迭代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如何找到企业盈利和用户权益之间的利益平衡点,是蔚来日后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了达成第四季度盈利的目标,蔚来的汽车销量和毛利率都必须稳步上升。面对有限的产能,蔚来做出了战略选择:在产品线的广度和核心产品的深度上优先选择后者。 李斌透露,目前蔚来公司主要有L90、L60、全新ES8和萤火虫四款车型订单要等待生产,但产能必须优先保障全新ES8和乐道L90这两款车型,比如L60已经为L90做了产能让道。 据悉,蔚来计划在10月将L90月产提高到1.5万辆,全新ES8的产能也将在12月提升至1.5万辆。公司正在全力提升产能,力求在第四季度实现三个品牌的总交付量达15万台的目标。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汽车毛利率,在第二季度业绩会上,蔚来高管透露,随着公司后续完成产品切换,高毛利的L90和新款ES8开始交付,公司的整车毛利率将得到提高。届时,公司力争在四季度实现Non-GAAP口径下的盈亏平衡。 其中,蔚来品牌的毛利率目标为20%,并在此基础上向25%努力,乐道品牌的毛利率目标为15%以上,萤火虫品牌的毛利率目标则是10%左右。 然而,蔚来想要实现四季度的盈利目标,仍面临多重挑战:其不仅要推动车辆月均交付量从3万台向5万台的跨越,实现整车毛利率提升至16%以上的突破,还需针对研发费用、销售及一般管理费用等采取更有效的管控措施,以进一步缩减开支规模。 在早前公司的内部讲话中,李斌也坦言,要实现第四季度盈利的目标并不容易,但随着纯电市场进入上升通道,公司已具备将十年技术积累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的条件,下一步,蔚来将聚焦于销售、交付和运营效率的提升。


